Thursday, July 22, 2010

何馬劉, 有趣的資料畫面

中國白領來台排擠就業機會

〔自由時報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簽署ECFA後景氣會回春?台灣智庫昨質疑,未來將形成中國人員、貨物、資本進入台灣「新三通」局面,尤其馬政府現已放寬中國白領人士來台就業,又沒有配套措施,將嚴重排擠台灣人就業機會。

張烽益強調,以專業人士與從事商務活動等名義來台的中國人士,據統計,人數上由前年的七萬一千多人,在去年竄升至十五萬五千多人,等於呈現倍數成長,出現愈來愈多「假專業、假商務」卻「真工作」的中國白領勞工。

 台灣智庫昨舉行「解讀CEPA經驗與中國白領來台真相」記者會,發表有關中國人士來台,對台灣就業市場的影響評估報告;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王塗發指出,香港與北京簽CEPA後,更加速製造業空洞化,台灣勢必步入後塵。

王塗發也說,香港以服務業為重心,製造業比重低,製造業受影響釋出的就業人口,尚可被服務業吸收,但台灣工業三百八十三萬及農業五十四萬就業人口受衝擊,釋出上百萬失業人數,必定帶來嚴重問題。

馬政府聲稱不開放陸勞,「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張烽益則從中國白領人士來台就業為例說,隨著ECFA簽訂後,各種假借專業或商務人士的中國白領工作者,將更大舉來台,威脅台灣就業機會。

張烽益認為,馬政府公布新修正辦法,放寬中資企業負責人或董監事;中資企業經理人、主管或專業技術人員;與取得台灣不動產所有權者來台。甚至也可以「驗貨、售後服務或技術指導」來台,等於讓這些人可變相來台工作。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張國城及台北科技大學教授劉進興也提出建議說,為免中資企業來台多雇用中國人士,應規定每增聘一名中國經理人,必須增聘我勞工一定的比例人數,才能真正增進我就業機會。
 
台灣智庫主張,中國人士來台就業薪資水準,應比照外國人的就業服務標準,不得低於台幣四萬七千九百七十一元,薪資不能太低,避免「假白領之名,行雇用陸勞之實」,影響我國勞工的就業機會。

四萬台流滯留中國

〔自由時報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為數不少的台灣人士因故「台流」過去是指在中國經商失敗又無顏面回台的台商,近年來則是因為歷經金融風暴,出現許多因關廠而失業的台籍幹部,以及遭中國親人騙光財物不敢面對台灣家人的流浪台客。海基會曾在二○○六年非正式統計,估算台流約有四萬人左右,近年人數更成長,且有益發年輕化趨勢,但確切數字難以估計。

在中國的包養價碼

〔自由時報〕自從中國嚐到經濟發展美味的甜頭後,中國央行不但控制匯率和美國相抗衡,甚至也頻頻想要在國際中展現經濟實力,不過,經濟發展太過快速,卻產生了變調的價值觀,最為繁華的上海,便是最好的例子。中國網站最近出現一篇上海女大生的「包養價目表」,從所謂的重點大學到普通大學,再到技術學校,每個女大生都有「價碼」,想包養上海女大生一整年,少則台幣10萬元,多則台幣250萬元。這份價目表,還有「分級制」,... 還附上一張「上海各大高校總代理」的名片 ...

Wednesday, July 21, 2010

如果是真的,台灣的未來衰了

教育的目的在於啟發學子獨立思考
與知道普世的價值指標(人權, etc)
我們知道在台灣的學校,高中,沒有這個啦 (只是灌/罐頭教育)
(慶幸地 我的老師比你的好; 其中一位是 貝多芬)
結果咧好的沒教 卻帶學生在中國吱吱叫 哀啊 價值錯亂
現代化的屠宰場 只是殺得更有效率 懂嗎?   笨蛋小孩們

〔自由時報 記者鄒景雯、邱紹雯/台北報導〕台灣的中山女高等校學生正在中國上海參訪世博會,上海的「新聞晨報」昨以「台灣觀博學生尖叫歡迎韓正大喊『市長抱抱』」為題,刊出相關活動報導後,隨即在中國網上引起眾多中國網民留言譏諷。有人直呼「嘔吐」,「怎麼不喊市長摸摸?」 ...  根據「新聞晨報」報導,中山女高師生言行十分引人側目,該報以「還是那麼帥!」破題,描述:「當上海市市長韓正出現在東方藝術中心時,來上海參加『走進世博千人夏令營』的台灣中山女高學生黎儀萱在跟隨全場歡呼尖叫之餘,還不忘對身邊的記者這樣說。」該報記者描述,「韓正給高中生贈送世博護照、與學生代表一一握手時,坐在我前排的新竹高中學生揮舞著手臂、齊聲大喊:市長抱抱、市長抱抱」!

妳覺得咧?

[民視新聞]  雖然職籃樂觀其成,但是也擔心會重蹈小巨蛋收費太高無法負擔的覆轍,藍綠市議員則質疑,小巨蛋現在根本變成演唱會場地,本末倒置

橋邊ㄟ厝價

除了捷運沿線之外選擇之, FYI.
我是不想住在台北市 找罪受啊?

中國長城牌火腿含汞

〔中央社〕中國大陸長城牌一批罐頭火腿豬肉因為含有水銀,被香港當局禁止出售,須立即從市場上召回。食物安全中心今晚呼籲市民停止食用相關火腿豬肉。令人奇怪的是,上述火腿豬肉在製造過程中並不需要使用液態汞。

部署飛彈是為了永久和平

喂 對面的 不要那末白癡好不好
要統戰也得要認真點嘛 回去重寫

2010/07/20 〔自由時報 記者孟慶慈、邱燕玲/綜合報導〕馬政府和中國大力宣揚ECFA對兩岸正面意義,馬總統更以兩岸和平摸得到來形容,但國防部報告卻點出中國對台飛彈不減反增,年底前將達一千九百六十枚。對於台灣一直關切中國飛彈問題,中國學者李鵬昨在成大的一場研討會上聲稱,部署飛彈是為了永久和平、消除不安全的疑慮,兩岸的軍事互信要考慮到政治、美國軍事等,撤不撤不只是兩岸的問題。

敢取消對面來的航班嗎

或者 將只會是場短劇 兩邊套個劇情? 
不要看我 偶又不豬到內情

Tuesday, July 20, 2010

紅眼航班 被耍了吼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約半年前就聽說可能會被中國耍了
現在呢 妳看吧 不懂中國官商呀
中國那邊也有"民航"要分食
後台大概就不是國營就是高幹(?) 能怎樣
至於他馬的政府為何談成這樣 啞哉
可能他覺得這樣也算部份政績吧
就短視嘛 又不敢向中國 say no, "這不對等"
之前的對"我國"民航有利比方說
貨運包機與延遠權(?延飛第三國)  中國不給啦

【民視即時新聞】兩岸談判,不只是航點搞烏龍,連航班的時間帶都出狀況,總計有4班深圳,和4班北京航班,通通都是半夜2、3點才抵達中國,而且回航班次也都在凌晨,這讓旅行社很傻眼,直罵這樣的票要賣給誰,現在已經打算取消航班。

花博一天燒5300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ijoAzThhQs

大學怎麼辦

有關國文,尤其高中的

Too much to memorize for tests,
it did/does not make sense in helping me
compose my thoughts and express myself.
Frustrated, I ended up spending little time on Chinese.

回頭看 我認為 學一種語言的目的是為了:
   正確的寫/拼/用對字與辭
   精準地表答意念
   寫文時 段落由概入細
   {
       中國古文的比例(該有,不避,是個載具,但)應降低
           [那是給有興趣往那方面去的, 好不好]
      鼓勵各種地方母語的正音與傳承
       要加入鄉土文學及他國的小品
       重點?  timeless的感動 與 不同文化觀摩
   }

至於ㄚ聯考國文不然要考什麼?
不是我的工作 是專家們該去想一想
只想告訴你 我覺得靈魂好像被搞死了一條
當年弄得我非常討厭國文(放棄了)
聯考國這一科當然也不怎樣

請國文教育不要再扼殺靈魂了
中華文化不是唯一的 應只是一部份
所有的母(親的話)語(含外語)都要重視
因為這是資產,也會是國際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本錢
這樣子 文化多樣的台灣 才能
走出中國的陰影 走出自己的路

教育的目的應是在長(ㄓㄤˇ)人
不該是在製造聽話又同質的罐頭
這樣的國民不會有創造力吧

最近著火大

恁伯最近看到或聽到那隻馬+
白賊義在電視就自動火著起來
以前還會忍著聽他們在唬爛啥
現在喔 哀足忍耐ㄟ 哉聽得下

(有關竹南大埔)
喂 你好意思這樣比 ㄚ
ㄡ 不虛 白賊義 名號

那是選總統前的馬英九, 做秀-ing
才插了幾隻秧 就在ㄏㄞㄢ詩句:
"blah blah blah ... 誰知盤中飧 兩粒都沒有"
喔什麼....啊是哦 我寫錯了囉 不知道ㄋㄝㄟ
以前我的果文 常常考亨爛 有時ㄅㄨㄐ一ㄍㄜ兒
ㄟㄟㄟ 驅長 拜託嘔嘔嘔 管管(在)苗栗縣(蓋馬屁館)
而現在在粗鏟農田的劉政鴻吧

竹南大埔女警竟然比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uOc8CFiCUQ

MBF toolkit

MBF = Microsoft Biology Foundation
http://www.h-online.com/open/news/item/Microsoft-releases-version-1-0-of-bioinformatics-toolkit-1040700.html

OpenStack for clouds

http://www.h-online.com/open/news/item/Rackspace-and-NASA-launch-OpenStack-project-for-open-clouds-1040605.html

Anti-Aircraft Laser Tested

http://www.fastcompany.com/1671612/anti-aircraft-laser-unveiled-code-named-death-ray-theon

中三階段併購台

自由時報 July 19 記者鄒景雯/專訪

針對「後ECFA時期」的台灣走向,前金管會主委、現任中研院研究員施俊吉警告,中國併購台灣企業,係採取三階段策略,當中國以主權基金和國營企業來台併購的那一天,也是台灣的經濟自主走到盡頭的那一刻。屆時,台灣即使能發展出領先各國的科技,名揚全球的品牌,最終也會被中國所併購。 ...  台灣的上游產業一旦被併購、外移,或被中國自製替代品所取代,台灣對中國的出口將會凋萎,屆時台灣的經濟前景絕不只是「堪慮」而已。

問:經建會最近表示要進一步鬆綁中資,中國併購台灣企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面向?

施:中國在併購台灣企業時,似乎是採取三階段之策略。第一個階段是利用台灣歡迎台商回台投資的心態,由台商直接併購具有關鍵影響力或具指標性的企業,例如某平面與電子媒體集團,以及某超高大樓之經營權等。這些台商的特色是,他們在中國的事業以內銷中國市場為主,不以外銷為業,所以賺得的是人民幣,而非美元,更無法以三角貿易方式,在台接單,然後將外銷所得之美元存放在中國境外,隨時支配。

因此,這些台商所累積的財富和資產,嚴重缺乏國際流動性,其所持有的人民幣若要結匯出境,絕對需要中國官方的特許。由此觀之,這些台商能從中國匯回鉅額資金,併購台灣的關鍵性企業,想必深受中國官方之信任,而且雙方默契理應十足才對。至於其所造成的後果,則是嚴重影響台灣的傳播與言論自由,為傾中代言。慶幸的是,上述類型之台商屈指可數。因此,能供中國官方使用的這類工具,都難以執行更具規模的併購行動。

所以,第二階段港資登場。作法就是透過香港的資本家以私募基金的手法,運用台灣本地銀行的融資與聯貸,併購台灣的保險業和金融機構,例如香港的博智集團併購南山人壽,以及香港資本家郭炎,打算入主某大金控公司等。港資的併購風潮,方興未艾,而我國法律缺乏有效的篩選和防制機制。

第三個階段,就是中國以主權基金和國營企業來台併購。此舉,目前似乎沒發生,但是當其實現的那一天,也是台灣的經濟自主走到盡頭的那一刻。屆時,台灣即使能發展出領先各國的科技,名揚全球的品牌,最終也會被中國所併購。今年六月時,媒體報導「宏碁」董事會決議發行五.五億美元的「海外無擔保轉換公司債」,而中國的「北大方正集團」參與認購機率最大。此事如果屬實,宏碁未來最大的法人股東將是中國的集團。一葉知秋,中國已經體會「買台灣比打台灣便宜」的道理,而且,著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