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9, 2010

高中歷史課綱草訂統派史觀

我不否認台灣受到以前民國前中國的影響
加上國民當黨專政 以"中華"文化為尊 殖民的心態
又不是沒念過KMT編的 幸好我沒全買帳
看看美國vs英國 不要把文化淵源與主權混在一起
今天的中國(政府) 在中共統治之下 令我厭惡
兩個字: 人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共和二字真在?)
還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或想當中國人 請便自己去alone

〔自由時報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教育部正快馬加鞭大修高中歷史課綱,已完成高一上台灣史「早期台灣」單元的研修草案,依主張大中國史觀的學者王曉波所提版本,不但把台灣史上溯到三國時代的東吳與隋代 ... 。

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和台灣史專家、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戴寶村聞訊後都痛斥教科書不能這麼修,但是統派學者一向就如此主張,結果一點都不讓人意外。戴寶村直批,如果中國和台灣早就有關連,何以後來再無文獻記載?從三國到宋朝,何以中間會有八、九百年的空白?期間,台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歷史老師要如何跟學生說明?

張炎憲指出,明朝末年中國海盜和日本海盜往來密切,鄭成功即是鄭芝龍的日本夫人在日本所生。那時覬覦台灣的外國勢力,除了日本海盜之外,荷蘭、西班牙都有船艦來台,葡萄牙亦然,單提中國海盜不符史實真相,在本土學者極力抗拒之下,修訂小組決定把十六世紀的台灣史,提高層級為「國際競爭年代」,以納入中國海盜。

第三個爭議點在於列入學者王曉波的論點,強調中日戰爭時有台灣人參與抗日戰事,以凸顯台灣人曾參與「祖國」的對日抗戰。戴寶村表示,台灣人參與中國對日抗戰人數極少,若依此邏輯,則廿一萬台灣人下南洋當日本兵,日本豈不更像是台灣人的「祖國」?歷史不能如此推理和主張。

張炎憲痛批統派學者把有疑義的史觀放入高中歷史課綱,是要誤導下一代,強迫認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完全是從政治觀點解讀歷史。管碧玲更進一步挑戰說,若課綱要提台灣人對日抗戰的祖國意識,也要把謝雪紅台共歷史一併列入,同時必須把二二八之後,祖國意識幻滅、台獨意識覺醒,全部寫入,否則一本歷史課本只反映了統派史觀。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n/29/today-t1.htm